狐說聊齋
商臣之父因土地糾紛,遭王天賜縱火身亡,商臣與商三官至衙門前擊鼓鳴冤,但衙門始終不開。商臣受王天賜奚落,卻又無能為力,商三官決定暫緩與商臣的婚約,遠走他鄉。
商三官化名男子李玉,進入戲班學戲,因為她知道王天賜愛戲如癡,只要努力學戲,一定能伺機為「義父」報仇。一日,王天賜五十大壽,請來戲班祝壽,李玉對王天賜大獻殷勤,在心醉魂迷之下,王天賜打發眾人,獨留李玉伺候。李玉趁著王天賜迷濛之時,以繩勒斃王天賜,就此人間蒸發。
李玉扮回女身商三官,返家尋找商臣。商臣見之雀躍不已,希望盡快共結連理,於是親吻了商三官。商三官以身試愛,最後因商臣之吻,千年修行盡毀,變回一隻白狐。
戲劇顧問導聆(王友輝)
《狐説聊齋》是陳崇民與長義閣掌中劇團合作的第三個作品,毫無懸念地,在導演黃僑偉的掌舵下,再度挑戰著劇團奠基於傳統的創意之路。
劇本的故事雖然取材於《聊齋誌異》的〈商三官〉,劇中人物與原故事也大抵相同,但編劇的巧思,提煉聊齋故事中最膾炙人口的「狐」的鄉野傳奇,融入了原本猶如俠女般的商三官的人世背景,將一個單純的俠女復仇故事,演繹為「狐」的前世今生之中,更為純粹執著的恩義真情,進一步映照出「人」在現世撥弄下的複雜心思與寡情涼薄,於是狐的魅力渲染了原本看似無情的木頭戲偶,散發出令人動容的浪漫色彩。
另一方面,當代的現代戲劇或是戲曲舞臺上,「戲中戲」的運用並不少見,其表現優劣乃為見仁見智,然而在掌中戲的舞臺上,卻是相當新鮮的嚐試。原本戲棚上的一臺戲,栩栩如生的就不只是巧手搬弄的身型姿態,更必須透過主演一人的聲線流轉,創造出滿臺的生旦淨丑,編劇看似「任性」舖排的「戲中戲」情節,不僅挑戰著主演的功力,更挑戰著導演的創意。從這個角度而言,《狐説聊齋》滿足了我們對「柴頭尫仔會做戲」的超越期待,更基於戲中戲乃是「歌仔戲班」演出的故事背景,令人驚艷於掌中戲後場所傳出的新編歌仔調唱腔。某種程度,確實也帶我們重返掌中劇南腔北調大拼場的舊時光,讓我們真切體會到:最潮的,依舊是最深的傳統!
既是聊齋,編劇似乎也就順水推舟地讓「蒲松齡」現身在戲棚下,創造了「人偶同臺演出」的機緣,並將我們從戲到戲中戲的Zoom in推進中,反向Zoom out拉開視角轉換成為後設,既同感了班主/銀狐的深情厚誼、同情了李玉/三官/白狐的純情執著、私慕了穆桂英陣前撩哥的豪情與俠氣、自忖了楊延昭轅門斬子的世故與變故,更不免鄙視了商臣的渣男爆表、唾棄了王天賜的痴漢排名。
於是我們明白了,狐説並不胡説;於是我們恍然發現,或許編劇意圖自況蒲松齡,期許自己手中的一枝筆,得以笑傲天地之間,一如關於「功名在掌中」的一頁傳奇。
製作群/全體劇組
戲劇顧問 | 王友輝
藝術總監/編劇 | 陳崇民
製 作 人 | 黃錦章
導 演 | 黃僑偉
音樂設計 | 周佩誼
燈光設計 | 蔣旺勳
舞台設計 | 蘇建中
道具設計 | 陳威璁
行 政 | 黃莛惟
主 演 | 蔡政弘
演 員 | 陳韋龍
操 偶 師 | 陳彥榮 王鐘毅 高鳴緯
凌名良 凌名哲 郭忠興
司 鼓 | 朱作民
鑼 鈔 | 陳姿穎
主 胡 | 劉俊明
中 胡 | 梁語軒
二 胡 | 黃沛薌
中 阮 | 林濰瑄
中 國 笛 | 蔡涵卉
電 子 琴 | 林聖傑
大 提 琴 | 沈俊溥
主 唱 | 沈民憲
攝 影 | 張瑞宗